陆经济转型红利 大企业才吃得到 - 财经要闻 - 工商时报

发布时间:2022-10-03 15:40

台湾投资大陆市场曾经历多个不同阶段,CRIF中华征信所统计2016年迄今,出现“台厂在大陆投资愈来愈少、上市公司却愈赚愈多”的趋势,主要还是大陆快速进步,市场成熟度愈臻明确,除了带来制造成本一直上升,不利于规模偏小、技术停滞的中小型台资企业,台湾上市公司转投资的大陆子公司,在陆方邀约结合内地供应链、浸入更具规模的层次,也大口享受大陆经济转型带来的红利。

CRIF中华征信所总编辑刘任指出,过去台商投资大陆看的是劳动力、生产成本等低成本,随著大陆人口红利减少、制造成本一直在上升,或转向东盟地区投资,“这些都是中小型企业的思维,大型上市公司要的是重要市场的布局”。

中美贸易纷争是大陆市场转型最直接的刺激,工业总会大陆事务组组长黄健群指出,无论是先前的“中国制造2025”或是今年的“中国标准2035”,均是大陆在认知美中科技势必然脱钩前提下,能够摆脱依赖国外技术现状的杠杆,并以此掌握未来全球市场的竞争主导权。

在此同时,对内提高制造业品质,打造质量强国,以高标准推进高品质发展;对外,则推进大陆与国外标准体系兼容,以标准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合作和经贸便利化,最后成为国际标准的主导者。

刘任认为,这些是大陆市场、制造产业迈向成熟化的佐证,已借由转投资公司融入大陆供应链的上市公司,可以获得的利益更大,中美在国际市场上交恶,没有动摇台湾上市公司在大陆市场的根基,而且台湾对大陆出口比重,反而更因疫情进一步升高,搬迁部分大陆产线回台作自动化生产的台湾上市公司,能生产更高等级的关键零组件交由大陆子公司销售。

黄健群认为,“中国标准2035”的推动,将是大陆产业和标准“换道超车”的契机,中美贸易纠纷阴影不散,大陆正透过“十四五”的“双循环”、“新基建”、“区域协调发展”及“产业自主创新”等四大政策,在未来五年让大陆脱胎换骨。

其中的“产业自主创新”,大陆将推动半导体、零组件及其设备的“自主创新”,包括太阳能、风电、锂电等新能源、还有高端化工材料等产业的升级,台湾上市公司转投资的大陆子公司自然被邀请加入内地供应链,可望继续维持未来的收益。


本文由:天博·(中国)体育官方入口 提供

关键字: 天博·(中国)体育官方入口-天博综合网页版

上一篇:天博·(中国)体育官方入口开户:《国际产业》光达系统获Volvo青睐 Luminar一度飙涨13% - 财经 - 时报信息 下一篇:疫情期间外出不戴口罩 南市府启动全面稽查开罚

地址:广州市天博·(中国)体育官方入口世界杯预选赛直播天河区高普路168号广州高科科技园
电话:020-8259****
传真:020-8259****
Copyright ©2019 天博·(中国)体育官方入口. |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816号 |粤ICP备05140761号|  Powered by vancheer  |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